“岩烧店的烟味弥漫,隔壁是国术馆
店里面的妈妈桑,茶道,有三段”
原来是这么来的啊。
然后方文山又接着讲:“然后写的时候我根据结构和韵脚,专门设计了一个记忆点,就是那句‘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祖哥您是这方面的大高手,是我卖弄了!”
听到这里,吴念祖露出大为赞赏的目光。
如果说前世小周的第一张专辑《Jay》只是宣告他的到来,那么第二专《范特西》中的这首《双截棍》直接让他火遍了大江南北,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成名歌曲。
当年大街小巷,不管是喜欢的还是厌烦的,都记得住那句“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显然方文山在歌词中专门设计的这个记忆点对于歌曲的传播度甚为重要,这家伙是真的有才啊!
方文山还在趁机多多表现:
“不过有的歌词就完全是以我为主。就比如《娘子》那首歌,旋律不是传统的华夏小调,为了保险起见,我写了几个版本的歌词让他挑,很意外他会挑《娘子》。
写这首歌词我就想象了一个故事:
男主人公远离江南老家,独自一人去塞北闯荡。家中有贤妻,有年迈的父母,而照顾父母的重任就压在了娘子一人身上。
主人公离家多年,事业未成,心里装满了愧疚感,连回家的勇气也没有了。而此时远在江南的娘子却是日复一日的思念着他,每日站在村外的小溪边望眼欲穿,等待着爱人的归来。
在整首歌词中,以娘子反复折断杨柳在村口溪边等待爱人归乡的焦虑画面,和主人公思念娘子却又不甘于回家的内心矛盾交织在一起。
还有‘杨柳’和‘红豆’这些华夏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塞北’和‘江南’的巨大反差,以及……”
众人看向起身后便开始不停嘴,大谈特谈的方文山,也是目瞪口呆!
怎么这个原来看着老实巴交,成天穿得跟个水电工一样的方文山,也突然这么能说会道了?
他们打量着周杰仑和方文山,淦!
浓眉小眼和小胡子,你俩这对卧龙凤雏,以前演我们是吧?!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