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小姑在旁边搭话“信任归信任,但一码归一码,我不识数,小安你快念吧,趁天黑之前把账对完好早点回去休息。”
话都讲到这了,卢安也不好再矫情,开始念数。
其实这数谁念都可以,小姑父指明让他念,只是想表明对方坦坦荡荡,没有在钱数上做手脚。
账目支出和收入繁多,明细整整记了20来页,几人凑一起算了半个多小时才统计完。
某一刻,小姑父把算盘珠子一扒拉,说“亏了。”
卢安心里有数,农村办酒席不亏才是怪事。
人家随礼四块二,这种红喜事你还得回礼一块。
然后每桌18个大碗,每个碗都是扒满扒满的硬菜,再算上烟酒毛巾、花生糍粑和喜糖打发,而且习俗规定是每家来两个人,可都是乡里乡亲的,很多家庭一出动那都是男女老少一大家子,那点随礼钱怎么够呢,根本不够看好吧。
大姑问“亏了多少”
小姑父指着算盘上说“在这呢,拢共亏了371块8毛。”
371块8毛乍一听不打眼,可这年头一个农村人三月都不一定能挣这么多哇。
大姑小姑一阵肉疼,但倒是没在嘴上说出来。
卢安却看得开,笑着安慰“亏了就亏了,这点钱算个甚,热闹就好,你看看今天这席面办的,那就是一个气派,谁不夸我们老卢家敞亮,谁不夸我们姑姑姑父大气会办事”
这么一说,大姑小姑很是高兴。
小姑父也神气地卷根白纸烟,吧嗒吧嗒吸了起来。
抛开钱不谈,娘家这么阔气,她们脸上也有光不是。
俗话都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她们虽然嫁出去了却从来没把自个儿当外人,今天这酒席办的,在十里八乡那也是拿得出手的,被人夸,名声有了,心里舒坦着呢。
账算完,卢安带着宋佳、叶润和李冬一起,跟在姑姑和姑父后面挨家挨户送菜,这是规矩,吃不完地剩菜要给每家每户送点过去。尤其是这两天来帮厨的,送的分量更多。
李冬瞅着眼馋“好多都还没开吃的啊,这就都送了”
卢安笑问“你还没吃饱”
李冬猛点头,一副你怎么这么蠢的样子喊“肉谁嫌多谁能吃饱这餐吃了下餐还想吃啊。”
卢安说“那你自己挑,挑一些喜欢吃的留下,多的就送人,不送也变馊了,气温这么高。”
李冬挑了一盆大片牛肉和几碗东坡肉放井边受凉,然后拍着圆鼓鼓的肚子喊
“兄弟,肚子先歇一歇,晚上我们吃夜宵,来他妈个不醉不归。”
“成。”对于他的酒量,卢安那是一点都不放眼里,一杯米酒的事。
接着他问叶润和宋佳“你们俩呢,要不也挑点,喜欢吃什么留什么”
叶润爱吃三合汤,专门留一碗。
宋佳心可大了,每样都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