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作为近二百年来的三大重量级世界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从严谨角度讲,从1742年哥德巴赫猜想提出到2021年,时间跨度279年,近三百年时光,仍旧没有真正意义上证明11,证明推演进展永远停留
整个人类文明几乎都被哥德巴赫猜想给难倒了。
谈到哥德巴赫猜想,就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十八世纪的数学界头号砸场子选手兼猜想提出者,哥德巴赫同学,一个是站
哥德巴赫其实是一个非常意思的人,首先,家里有矿,生活富裕,最大的爱好就是追星,当然,追的是欧拉、伯努利、莱布尼茨和雅各布等等同时代科学家,作为一个富家子弟,哥德巴赫没有混迹上流社会的爱好,反而喜欢数学,是一名业余数学爱好者。
是的,哥德巴赫本身只是一个业余数学爱好者,而非职业数学家,有一天清晨,哥德巴赫研究数学的时候,忽然来了灵感,从抽象的数学之中
这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初版本,哥德巴赫
欧拉到信件仔细研究,
很多人看到这个11之后,下意识就会得出112,这群数学家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这么简单的数学题还不会做。
还有些学了一些皮毛的人,向周围的人宣扬,学生是学112,学者研究为什么112。
实际上,这些全是错的,11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简称,并不是要证明112,而是要证明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写1个质数1个质数的和。
这才是11。
数学的魅力上面写了,当年哥德巴赫猜想一提出,原本风平浪静的数学界,瞬间被哥德巴赫这锤子给砸懵了,无数人满脸懵逼,自此掀起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浪潮。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现阶段总共有2个途径,一个就是大众最为熟悉的殆素数,另外一个是例外集合,至于后世的三素数定理和几乎哥德巴赫问题,还没出现。
殆素数最为直观,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进展极为迅速,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通过一种古老而经典的筛法,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的和,而这两个数又分别可以表示为不超过9个质因数的乘积。
这个命题简称为99。
筛法掀起了世界数学界新一轮的高潮,数学家们立即更改主攻方向,这些人其中就包括去英国剑桥大
学留学的华罗庚。
1924年,德国数学家拉特马赫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数学家埃斯特曼证明了66。
到了如今的1937年,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进展到达新一轮的高峰,由意大利女数学家蕾西证明57。
当然,一个问题来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和身份地位无可厚非,那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