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是放弃举事,自缚认罪的太尉,王凌王彦云。
丘头虽是个小地方,可位置却极其重要。它位于颖水的中下游,自此地顺水而下,一日之间便可直达扬州首府寿春,司马懿带着长子卫将军司马师、五岁的孙儿司马攸,秘密进军,速若雷电,神不知鬼不觉便轻轻松松占据了这个要冲之地。
不仅如此,司马懿深知王凌善于用兵,因此还留了后手,专门安排了儿子司马昭为安东将军,都督淮北诸军,屯扎在了项城,以备不时之需。
在如此周密的安排下,王凌即便想要麾军反击,却连召集兵马的时间都没有了,这也难怪他会直接放弃抵抗。
当王凌抵达丘头大营南十数丈时,很快便被驻守此地的士卒发现了,被带入大帐的王凌此刻失去了最后一丝身为名将的从容风度,此时此刻的他,就好像只是个普普通通想要安享晚年的老人:
“麻烦给司马太傅通报一声,就说王凌给他负荆请罪来了!”
让王凌没想到的是,半晌之后,司马懿只是传令亲兵为自己松了绑,但却没有接见前来请罪的自己。
丘头水军船阵中央,旗舰之上。
司马懿此刻正抱着他那心爱的五岁孙儿司马攸,听麾下亲兵声情并茂的念着王凌所写的亲笔降书:
“罪臣王凌百拜:卒闻神军密发,已在百尺,仆闻命惊愕,五内失守,不知何地可以自处,知命已穷尽,但若得一见故人,虽身首分离,不以为恨!仆前后遣使,企踵西望,盼有回信,公昨日遣书召唤,仆已乘船来相迎。仆久忝朝恩,历试无效,统御戎马,董齐东夏,事有阙废,犯义之念,罪在三百,妻子同悬,无所祷矣。不图圣恩天覆地载,横蒙视息,复睹日月。亡甥令狐愚携惑群小之言,仆即时呵抑,使不得竟其语。既人已知,神明所鉴,仆知此枭夷之罪也,望公垂怜一二。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子也!”
【注一:此信为使读者能明其意,笔者已根据史料做了部分修改增删。】
五岁的司马攸听亲兵读完了信,眨巴着大眼睛,若有所思,他扭头对着司马懿奶声奶气的说道:
“翁翁,王彦云既已服气,桃符想,不必再,夷三族了吧......,否则,外人会说咱们,残忍成性,会不会反而,不服咱......”
司马懿见五岁的小孙儿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十分开心的点了点头,哈哈大笑了起来,他刮着小孙子的鼻梁说道:
“攸儿说的在理,如果翁翁岁月还长,自然可以饶了他们,可是翁翁已经这么老了,王彦云的几个儿子又那么厉害,攸儿说该怎么办呢”
听了这对‘憨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