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闻言,稍微思索之后,拊掌大笑道:
“妙,大妙!此论当浮一大白!”
二人对饮一尊,相视大笑。
曹羲此一句,将儒家仁者乐山之说,与道家玄学自然无为之说联系,极为高妙,也难怪何晏如此喜悦赞叹。
不多时,光禄大夫关内侯孙邕、大将军从事中郎郑冲、骑都尉关内侯荀顗三人也来到了何晏府上,几人寻章摘句,不消半日功夫,便将此书的纰漏之处一一补充完善了。
曹羲此刻看着满屋的竹简,眼神中尽是难以掩饰的激动之情。这数年来,他们五人广泛选录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等近代大儒关于《论语》的解释,枕戈待旦,到今日终于大成,完成了这部足以流传后世的不朽篇章。
五人此刻心中欢喜无比,纷纷放下了党派与政见的隔阂,同以觥筹交错来庆祝这些年的含辛茹苦没有白费。
曹羲虽然没有把傅嘏的话在宴会上直接告诉何晏,但这些话不久后还是传到了何晏耳中。
何晏自然十分恼怒,因此与傅嘏更加不和,不久以后,傅嘏因小事被罢免了朝内官职,外放为了荥阳太守,但傅嘏还未到任,便又被司马懿请为了太傅府从事中郎。
————
正始四年的春正月,连年没有战乱的洛阳城,显得格外的生机盎然。
今年,皇帝曹芳已满十二岁,因此,在曹爽与宗正的安排下,按照皇室惯例,举行了皇帝的加冠大典。
冠礼过后,曹羲在等人何晏、曹爽的带领下,正式向皇帝进献了他们呕心沥血完成的《论语集解》。喜好儒学的皇帝看到这个巨著以后,自然惊喜异常,皇帝立即便打开了开头的竹简,览目看了下去,开头自然是何晏、曹羲等人联名写的论语叙:
“论语叙曰:汉中垒校尉刘向言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大子大傅夏侯胜,前将军萧望之,丞相韦贤及子玄成等传之。……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至顺帝时,南郡太守马融亦为之训说。
汉末大司农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近故司空陈群,大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之义说。前世传授师说虽有异同,不为训解,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所见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诸家至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
光禄大夫关内侯臣孙邕,光禄大夫臣郑冲,散骑常侍中领军安乡亭侯臣曹羲,侍中臣荀凯,尚书驸马都尉关内侯臣何晏等上。”
就这样,天子一连数月,手不释卷终于将这篇巨著阅览了一遍。
半年以后的夏日乙卯日,便是皇帝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