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虽有些‘操劳’,颇为‘云山雾绕’,但次日清晨一大早,李元庆便起身来。
留
如此,正面应酬至少要等到后日,李元庆也抽得半日之闲,画好了妆容,
想真正探听京师风向,把握民间疾苦,前门大街这边的茶楼茶馆,可是些好地方。
世人多畏威而不怀德。
到了李元庆今时今日的地位,以长生营庞大的实力,简直像是老树盘根一般的织网密布、盘根错节,李元庆早已经不必再向是当年那般‘愣头青’一般,非要嚣张的踩
就像是《进化论》中的名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二十岁时,李元庆泥腿子一个、光杆司令一条,只能是拼着性命、把脑袋别
而此时,十年光阴,挥手而逝,李元庆虽不曾完全占据整个大势的主动权,但
只不过,为了避免直接伤害到这座庞大房子的‘龙骨’,让其直接轰然倒塌,李元庆必须要耐着性子,‘小火慢慢炖’,‘温水煮青蛙’。
五千年光阴流转,华夏民族,这个勤劳勇敢、又质朴坚毅、像是黄河般雄浑、像是长江般伟岸的伟大民族,受到的伤害实
能不伤害这个民族的根骨,李元庆自是要小心控制。
只不过,李元庆也非常明了,很多事情,是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就像是哄孩子。
就算你已经很努力,用了时间力,希望这个‘孩子’能往好路上走,但这孩子却偏偏不听话,甚至让人讨厌得紧,非要往邪路上走,那又当如何呢……
大栅栏这边虽已经算是市井街区,但毕竟,这边主要是青楼、大酒楼更多些,相当高档些,虽有市井的韵味,但却并不够浓厚。
而一进了前门这边,登时又是一个新的天地了。
街面上人来人往,人流如织,杂耍的、唱戏的、跳大神的,各种小吃,各种小杂货,简直扑面而来,恍若让人一下子回到了后世那些热闹的步行街。
人多了,李元庆一行五人,登时也变得有些不起眼起来,很快便被淹没
但李元庆却非常享受这种感觉,若不能真正融入百姓之中,又怎能真正体会民间疾苦?
李元庆饶有兴趣的
评书
毕竟,此时能识字之人,究竟还是少数。
他们要想听取历史知识、英雄故事、认识这个世界,评书就是一个最好的渠道,完全没有门槛。
只是,让李元庆有些无语的是……此时这评书先生,说的竟然是他当年
“话说那二贝勒阿敏,眼见之前的攻势已经要推到城头上,却又被李帅跟弟兄们打回来。这位奸诈的鞑子贝勒一眼就看出来,旅顺城的明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明显就要撑不住了。阿敏又怎会浪费这等机会?当即便向老奴请战:汗阿玛且让儿臣去攻城,不消半个时辰,儿臣必定拿下旅顺城!”
“那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