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妙才显然早有思量,将酒杯中的酒倒了些
片刻,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妙才兄果然是天纵之才啊。妙,妙!有妙才兄此计支撑,元庆的底气,又足了不少啊。”
杨妙才没想到李元庆竟然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一时也有些激动。
士为知己者死。
他虽是因为无意、才踏上的李元庆的‘贼船’,但李元庆无论是心胸手腕,亦或是给他杨妙才的支撑,简直堪比‘国士’。
这让从小便有些缺少关爱的杨妙才,又怎的能不感动?
尤其是~~,越是与李元庆接触的深了,杨妙才便愈
老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此时,杨妙才不仅与李元庆同道,李元庆更是对他近乎是无微不至般的照料、提携,他杨妙才又怎的能不为李元庆出力?
不过,李元庆与杨妙才都是属于含蓄之人,这种信任感,并非一定要用言语来表达,很多时候,一个眼神便已经足够。
片刻,杨妙才又仔细解释道:“大帅,此时,朝中舆论对袁蛮子杀毛帅之事,虽已经接近达成共识。但皇上这边,却似乎有些刚硬的强硬。这可并不是个好兆头啊。”
说着,杨妙才看着李元庆的眼睛,犹豫了一下,欲言又止。
李元庆一笑:“妙才兄,你我之间,本是兄弟,不必避讳太多,直言便可。”
杨妙才重重点了点头,又道:“大帅,毛帅之事……袁蛮子虽做的的确不对,但~~,毛帅
杨妙才说着,重重抽了一口雪茄,又道:“大帅,毛帅之死,最大的诱因,恐怕……还是
杨妙才这话说的已经有些诛心了,他已经摸到了大半崇祯皇帝的性子。
袁督师杀毛文龙,的确
但
此时,的确是有不少人为毛文龙鸣冤,但至少有九成以上,目的显然不是那么单纯。
李元庆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此事,妙才兄可放心。元庆必当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看李元庆的眼神极为真诚,杨妙才心中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也是李元庆与其他豪杰,最大的一点不同。
李元庆能听进别人说话,并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因此,这种话,杨妙才才敢对李元庆说出来。
片刻,杨妙才又道:“大帅,至于毛帅的遗孀张氏之事,若,若咱们上面的推断正确,恐怕,八~九不离十啊。沈氏就算再得毛帅宠爱,但毛帅毕竟没有休妻,张氏又一直抚养毛帅爱子,于情于理,都很难挑出她的毛病。若皇上……皇上真的将沈氏招到宫中,用言语来哄骗,先避过了这一时,这事情,可就有些难办了啊。”
李元庆重重点了点头,“妙才兄,此事,也是我极为担忧的一点。沈氏毕竟是女流之辈,哪怕皇上不去哄骗她,而是直接将其强制软禁,这对咱们而言,便是一个大~麻烦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