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之后,萧抱珍发现马速的经脉如江河奔腾,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且气息绵绵不绝。他境界虽不高,但精通医术,此刻哪还不知马速已非凡人。方才赶紧改口为道友。
“真人不必客气。贫道年幼,称呼我小友已是高攀。小道侥幸已突破到先天,从理论上讲,寿命的确可达200-250岁。”
“道友真乃夺锦之才,如此年龄,就到了老道高山仰止的境界,老道叹服。能否给老道讲讲养生之道……。”
两人棋逢对手,萧抱珍人老成精,实践经验丰富。马速博览群书,又有现代人的眼界,自然不失有惊人论点,相谈甚欢。
兴头上,萧抱珍吩咐小道士闭门谢客,继续与马速开始就修道、医术等进行了畅谈。
一老一少,聊到日薄西山。深秋暮色,庭院里降下了晚霜,十分寒冷。马速虽已寒暑不侵,但担心萧抱珍年老体衰,提议道:
“不请我进屋一观吗”
“哈哈哈,小友有心了。”萧抱珍哪里不知道,马速这是为自己着想。慨然应到。
两人彻夜畅谈,马速有意识将话题,重点转移到医术方面。
这正好搔到萧抱珍的痒处,谈兴更浓。马速也并非只听不答,他本就有现代医学基础,又继承了逍遥派诸多医学典籍,以及阅览了敦煌遗书、全真教典藏、路途中还拜访了上百个道观,阅览藏书无数。在医术理论上,已不弱于萧抱珍,甚至已达医学大师境界。不时透露出一些崭新的医学观念和方法,让萧抱珍直呼天纵奇才。
而萧抱珍行医几十年,救治过的病人如过江之卿,实践经验极为丰富,对马速的医术提升也很大。
马速在太一道的草庵,停歇下来。
每日清晨、夜晚,马速就阅览萧抱珍的藏书,白天则跟随老道士修习临床诊断方面的知识。至于针灸、配方之类,有强悍的修为及记忆力,反而掌握起来很是容易。
半个月下来,所有藏书已都阅览了一遍,同时,马速的医术也登堂入室。
路途漫漫,两人虽成了忘年之交,但终归还是要告别了。
“元升真人,小道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可否提出”
“道友请讲,只要不违背道义,老道自无不可。”
“我知道真人掌握了将白酒提纯的技术,并将其作为‘露药’。小道企盼真人不要将此技术扩散出去。尤其不能进贡给金朝朝廷。当然,小道此行的目的地,是金朝都城会宁府。届时,必为真人取来度牒,以作答谢。”
马速觉得时机成熟,对萧抱珍的品性也有所了解,于是提出了这时拜访的真正目的。
要知道,前世萧抱珍可是将蒸馏酒的技术,进贡给金朝皇帝,以换来传道的许可证“度牒”。
“可。但老道很是好奇,道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