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清高拔俗,学识广博的水镜先生目光看向了陆鸣渊,不禁向陈恪问道:
“此人就是你的选择?”
众人这才将目光齐聚在陆鸣渊的身上,他们才发现两人的站位,像极了君臣的站姿。
“陈恪辅佐的对象,居然是淮安王?”
“什么?如此惊才绝艳之辈,居然要辅佐淮安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宛若炸开了锅。
不少年轻儒士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以陈恪之才,当为一国宰相。
放在各大王朝,捞个首辅之位,轻轻松松,在儒庙也能得到极高的位置。
哪怕是在大炎当官,也是潜力无限,资历足够,可以跻身内阁。
何必在淮安王麾下当个幕僚?
唯一的解释是。
他觉得,陆鸣渊能坐稳东宫,想谋求大炎国师之位?
如果是一个寻常书生,说淮安王能入主东宫,他们会把对方喷的狗血淋头。
但是这个人是参悟了新学的陈恪,他们就要多思考一下了。
面对众人的质问目光,陈恪目光坚定道:“不错,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正是殿下教会了我‘知行合一’的道理,所以我陈恪不能见利忘本!”
还有不少书院山长大儒以及儒庙学宫内的一些儒士,也在反反复复念着这四句真言。
听到陈恪这句话,神情再一次呆住了。
淮安王教的?
包括一些前来围观的大儒,他们本身就天赋异禀,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当代大儒。
自然知道领悟这等道理,到底有多困难!
现在陈恪却告诉他们,如此惊世骇俗的道理,却出自淮安王之口?
怎么能让他们不震惊?
如果陈恪的话是真的,那跪在皇城大门的那些士子百姓,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吗?
陆鸣渊闻言,脸色骤变,出声道:
“别”
陈恪没有在乎这些人眼神的变化,而是继续阐述自己的心学。
“今日立言之学说。”
“乃为陆王心学。”
“心学融三家之长,我陈恪绝不占任何人的便宜。”
今天两章合一了,所以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