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9章 心学显世,大世将临,为后世读书人,开辟圣路(两章合一)(第4/6页)

文渊阁悟道,亦如龙场悟道。

陆鸣渊心中默默道:“既然没有圣人支持,那我就自己直接造一个圣人出来。”

与此同时,各方大儒来京,来见识新学的途中。

天地之间,有一道宏伟,带有磁性的声音响起。

“陈恪今后,就是我文圣一脉的真传弟子。”

此言让各大书院大儒露出了诧异的眼神。

当初陈恪立命,凝聚文运玄鸟。

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跻身君子。

难道如今,他又参悟了新学,文气鸣动一国,得到了儒道金莲入体?

“难不成,就是陈恪参悟了新学?”

“此子先是立命凝玄鸟,如今再得大道金莲,天资当真如此恐怖如斯?”

“真传弟子,真的假的?!”

不少儒士大儒皆倒吸一口凉气。

一位儒家圣人的真传弟子,从记名弟子到真传弟子,虽只有两字之差,却是天差地别!

圣人弟子,这含金量,无异于一教继承人一样的存在。

文圣的弟子虽多,达到数百,可大部分是普通弟子,只有听经,得圣人讲学的资格,可论成就,还得看真传弟子。

真传弟子,乃是衣钵相传的弟子。

文圣这辈子只有三个真传弟子,大弟子以词成圣,号称词圣,在五百年前,死在了与妖族的大战之中。

另一个则是成了一代圣贤,镇守在浩然洲北部,据守一城,望北关。

最差的一个,都是南离王朝观水书院的水镜先生,人称醇儒,提出过“修身齐家”的理论。

如今第四名真传弟子,居然是陈恪。

人们听说这个消息后,更加好奇,陈恪到底参悟了什么新学,居然能得到大道的认可,降下气运。

“敢问陈大贤。”

“何谓我心即是理?”

此时,岳阳书院的山长出声,他恭敬无比站在清烛殿之外,朝着陈恪虚心一拜。

听到对方之声。

陈恪不假思索对答道:“我辈读书人应当以本心明辨善恶,洞是非,不为天理所拘。”

“行君子之道。”

“以心为主,知后方行,行后方知。”

出声他将自己的理解告知众人。

虽然他没有完全理解,整理出一套心学体系,可他还是明白基本核心,以及本质是什么,真要拿出来说也不会太差。

陆鸣渊在一旁看着陈恪,缓缓点头。

听完这话,部分儒士纷纷有些不解,这听起来感觉好像没什么特别大的道理,无非就是让人看清善恶罢了。

可为何有如此之惊天异象?

然而,只有一位看起来清高拔俗,学识广博的高冠老者,在一瞬间察觉到问题所在他向前走了一步看向陈恪道:

“敢问大贤。”

“如何以心观道理,明善恶?是知在前,行在后,还是知在前,行在后?”

高冠老者的提问,听起来是很简单,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仿佛就是在说,知道善恶后去做好的事情,一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