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诰可是太祖高皇帝亲自编写,并且依靠政权在明国推行,是以传播范围极其广泛。
而且太祖高皇帝规定,“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熟观为戒”,“务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令归,的不虚不”。
甚至,百姓手持《大诰,可以直接进京告御状!
穷苦出身的朱重八自然知道“天高皇帝远”的这个道理,有些官员在地方上横征暴敛,百姓深受其苦。
于是朱重八同志下旨,鼓励地方上百姓进京告御状,甚至允许百姓将官吏逮捕,押送南京,然后交给他亲自处理。
百姓可以逮捕官员,这放在古代任何一个朝廷,那都是相当炸裂的事情!
毕竟,官员身上可是披着朝廷的皮,代表着朝廷的脸面,而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弱化了朝廷的威严,但朱重八同志偏偏就这么做了!
当时交通条件落后,从地方到京城要路过不少关卡,百姓经常受到官吏们阻拦,甚至是勒索、逮捕。
为此,朱元璋再次下旨,“其正官、首领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
洪武十九年三月,嘉定县百姓入京告状,结果在淳化镇遭到巡检、弓兵的勒索,这件事后来被朱元璋得知,明太祖勃然大怒,将阻拦的官吏斩首示众,满门抄斩!
可惜的是,大明只有一个爱民如子的朱元璋,这之后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永乐皇帝朱棣等等后续帝王,全都十分默契地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大诰影响力,尤其是在土木之后文臣缙绅把持朝政,这《大诰直接就被他们给取消掉了神圣性。
不到一百年时间,一度家藏人诵的四编《大诰在明国影响不断变小,直至彻底归零。
现在汤昊开口提及《大诰,大部分灶户盐丁甚至全都是满脸茫然,根本不知道汤昊在说什么东西。
还是刘大山的妻子反应了过来,急忙开口道:“我家有!大山曾经跟我说过,这是可以保命的东西,他花了很多钱才买来的……”
“很好!”汤昊笑了,笑得很是开心,“劳烦嫂嫂去取过来!”
《大诰在手,凡事不愁。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长芦盐场的运司官员到底有什么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