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噢,马上。”沈长顺跳起来就跑,可别有什么事。
他一走,黄氏立刻坐好,“娘,我没事。”
“以后不许用这法子。”林氏上下顺顺她的肚子,念叨着乖孙如何如何之际,门口一阵风闪进。
沈长寿紧张的扑在跟前:“咋样了?”
“没事没事,站累了而已。”黄氏赶紧给他定心丸,并问:“小叶呢?”
“有事留在京城。刚刚长顺哥惨白着脸跑出门,吓人。”他滑坐炕沿儿。
却被老娘推开:“不是要生了,你去隔壁跟翁婶子说没事。”
沈长寿又跳起,急忙忙去通知。
黄氏犹疑道:“京里有什么事需要小叶留下?”
“我看你和她都是操心的命。”林氏移开手,让她好好躺着勿要胡思乱想。
不久后,沈长寿拎着背篓进来,他自然避开小叶参与抓人的事,只说正在和好几家谈布匹生意。
然后又把袁氏母女的遭遇讲了一遍,黄氏气的坐起来:“真不要脸。”
林氏瞪儿子一眼,又转向儿媳妇细声暖语,“袁氏估计不会闹大,她中间定然隐去了很多事情,且她无法证明自己没有收到休书。
哪怕到易家那边去查,人们也会首先向着易师爷。
你莫要替人生气,我估摸着袁氏自己想的开。
老大,她和孩子现在如何?”
就凭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不远千里寻夫,又自力更生做工养孩子,大家基本不会怀疑袁氏所说,但难点在口说无凭又相距千里。
“由潘先生的太太照看,她老人家很同情袁氏母女,说会帮忙打听易师爷的事。
我在那儿也帮不上忙,就找几个市井朋友扒扒易师爷妻子的来历,他们一时没什么信儿,我就先回来了。”沈长寿把背篓里的银子取出,细说这几天挣到多少。
黄氏逐渐被转移注意力,林氏悄悄松口气,她现在对儿媳容易上火生气的变化也没辙。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年轻后生时不时来门口走动,引起儿媳心里的反感了,总之黄氏近几天脾气不好。
她在黄氏算帐时,把儿子叫出里屋,两人又到当院把骡车赶往后院,她才道:“一会儿你去找找姓汪的年轻后生,别让他来门口逛。
近来大半个村的人都在盖校舍,人来人往的看着,他那身富贵派头,已经引得好些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