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
洪武朝的官员淘汰率是史上最高,一直到建文朝才稍稍稳定,因此朝堂内的年轻面孔还真不少,这些年轻人看到自己过往的笔迹只是有些感慨,而老臣们心绪则要复杂的多。
喊出个初心不改的口号容易,但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朝中有多少人如今的目标和昔日之愿没有产生偏移的没来个十万八千里的背离都是好的。
谁能
谁又能
年少之时一己之身自然百无顾及,年岁稍长,谁又能不为子女后代留下几分福荫谁又能抗住家老恩师的婆娑泪眼,不去手下留情人只要活着自然有弱点,而等他们越往上走,会抓住他们的弱点勾引、威逼、说服者更是呈倍数上升,
这些人
谁幡然悔恨、羞愧不安的,谁志气昂扬骄傲不已的,谁表情坦荡,不以为然的,全都被他一一记下。
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生于战乱、长于炮火的朱标从不缺杀伐果断的手段,只是之前他上头有个下刀速度太快的老爹
但若真以为他心慈手软,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朱标眼帘微掀,看向了长子,他的儿子目光灼灼,正略有所思得打量着众人,看他的表情,应也是
朱标不由微哂,心中万千感慨。他家这个当时能够轻易被他抱起放
父亲为他取名雄英,虽然不好听,某种程度上也没错,雄英、雄鹰,是鹰隼,便当击于长空,如今羽翼丰满、嗦喙渐锐,便当见见血色。
秋日,朝廷下令,动员百官深入解决民众入冬难题,无论文武,文官着布衣入民间,武官穿甲胄入军营,对此前
有不足有缺损,必须纠察到人。
一夕之间,全国从上到下都震荡了起来,当民众们战战兢兢得打开门,将身着布衣的官员迎入室内时,军营里的武将怒而伸手,撕开了只有微薄夹心的棉袍。
当文官以一铁凿钻入米袋取样,
总之,人和人之间的悲欢完全不同,有人巡视了一圈,
但无论是哪种,都避免不了一件事写奏折。
不管是一个没控制好脾气挥刀砍了人的还是忍住了脾气把人五花大绑的,亦或者是欢欢喜喜和地方官员打成一片的都得写个情况说明给上司,否则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而这样雪花片一样奏折自各方翻涌向着应天府传递的结果是他们到了一份还带着油墨香的公文表和填写说明。
暴躁的太子殿下表示,以后除非必要情况,必须使用统一的公文体将事情
他看个奏折简直就和浪里淘金一样得
对比儿子的暴躁,朱标很是淡定,并且告诉儿子其实大明如今的奏折已经是改良过后的结果了,之前要更加冗长。
这不可能吧木白露出了怀疑加震惊的表情,这是有多少事才得写个大几千字,不,应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