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前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院中菊花大多凋零了,树上叶子也都落光。几个宫女太监
阮绵绵坐
见阮绵绵
阮绵绵起身笑道“不怕,看我穿得,跟个过冬的狍子一样,哪里就能冷到我你来得正好,后天就入冬了,宫里的人先前冬衣已经做好,可我看今年这个天气,怕是要冷一些,他们还是穿得单薄,不如再每人做两套,多多絮点棉花,一套日常穿,剩下一套,留着过年。”
两人一边说着,就进了屋,立刻有一股温暖气息扑面而来。顺嫔笑道“姐姐这屋里暖和,我就放心了。怕你逞强,不肯现
“银钱的事不用操心。如今朝廷上下都认可了迁徙关外的计划,以后东北肩负起产粮重任,江南这边改粮种桑便可贯彻到底,今年仅赋税就比往年多了三成,内库不缺银钱。我算过,宫里共有三万六千多人,每人两套冬衣,也就是四两银,加起来不到十五万两,这虽不是个小数目,内库倒还拿得起。还有,宫女过年的那套冬衣,记得多选些印花布料,都是花季少女,放眼望去一片蓝黑深紫,简直把人都打扮得老气了。”
“好。听姐姐的。”
顺嫔一听说银钱不愁,自然乐得答应。见夏荷迎春亲自捧来茶水点心,她随手拿起一块吃着,一边纳闷道“迁徙关外,这可不是件小事,皇上竟能说服朝廷大臣们也太厉害了。”
“大臣们先前担心,是因为关外寒冷,作物栽种不易,又怕产量不高。如今有了红薯,这掣肘就去一大半,今年夏天时,又有人进贡了苞米种子,这东西可就厉害了,很适合关外栽种,产量也高。再加上海贸繁华,那些西洋种子过来的也多,好几样都是高产的作物。再者,皇上是亲自经办过迁徙辽东之事的人,朝廷不缺银钱,就能支持迁徙的百姓
“别的也就罢了,这种子的事,只怕姐姐没少出力吧谁不知道红薯是您
阮绵绵笑道“这个不吹牛,我确实
不等说完,就听外面一个声音道“娘娘,御膳房的德喜公公过来寻顺嫔娘娘,说是有事禀报。”
“什么大事竟然找到这里来”阮绵绵看向顺嫔,见她也有些诧异,于是说道“让他进来吧,顺便我也听听。”
不一会儿,德喜走进来,阮绵绵见他脸上一层汗,纳闷道“什么事这么冷的天汗都出来了”
“皇后娘娘,顺嫔娘娘”德喜“扑通”一下跪
“怎么了你起来说话。”
阮绵绵吃了一惊,就见德喜站起身,擦擦额头上的汗,哭丧着脸道“今天一大早,寿宁宫太后命人过来传话,说要炖一碗花胶人参鸡汤。田公公亲自上的灶,炖了两个时辰,刚出锅,偏偏慈宁宫太后派人来,说今儿不想吃燕窝,要喝一碗浓浓的人参鸡汤。田公公说马上安排,可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