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诚没有说话,看向高台上的女子。
她还
众人自然也
丘夫子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人生得意须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直到念完最后一句,丘夫子拍案叫好,眼中一片亮光。
“确实是老夫孤陋寡闻了。”
接着又对着月璃俯身一行礼“老师
月璃赶忙回礼,“夫子言重。”
众人见到丘夫子行礼,心道可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佳作。
待小二把誊抄下来的挂出来,众人通了一遍,只觉得气势豪迈,情感奔放,来酣畅淋漓。
有和丘夫子一样拍案叫好的,有奔走相告的,有直抒胸臆大笑的,有低声喃喃的。
人群里有位老翁,佝偻着背,蓬头垢面,看完三首诗后,喃喃一句后生可畏。
声音并不大,只是说给自己听,
若丘夫子
台上,丘夫子双手行礼。
“此诗可能赠与老夫。”
月璃摇头,“多谢夫子抬爱,这首将进酒我要赠与朋友,若夫子不嫌弃,我便将春江花月夜赠与夫子。”
“不嫌弃不嫌弃,甚好,谢过老师。”丘夫子态度诚恳,是打心眼里认可。
月璃见他如此,不再推辞,也随他去了。
又拿起一旁的水调歌头,上前两步,递给姜元瑾,“公子可喜欢这副字,若喜欢便赠与公子。”
姜元瑾伸手接过,看着月璃,“谢过小姐。”
这首词他刚刚看了许久,那一句“高处不胜寒”可谓真实又妙绝。
月璃拿着手中的那张将进酒走下台,
“听闻赵家公子才华横溢,为人正直,赵家亦是满门忠烈,身为大周子民,小女子敬佩不已。若公子不嫌弃,我将这副字赠与公子。”
“谢谢小姐。”赵士诚伸手接过,心中满是对先祖的自豪之情,又因为有人还记得,而赵家却没落至此,心生酸楚。
赵家是前朝重臣,文武俱是要职,自前天子陨落,赵家是少数为前天子怀疑死因并主张一查到底的人,后来一落千丈,又被往日政敌打压,落得个平民之身,再难入官场。
众人闻言,忆起往昔,纷纷感怀
“当年西凉入侵,朝中无可用之将,是年迈的赵将军领军上阵,大败西凉,而赵将军受伤,回来没多久便去世了。”
“还有赵家三老爷,为咱们江南府尹,和如今的刘大人一样爱民如子。江南有如今的繁华,赵三老爷功不可没。”
“那件事赵家一定是被陷害的。”
“谁说不是呢,官老爷好不好,咱们老百姓还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