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在拿到军事指挥权之后,立刻便圈定了几处地点,准备命高仙芝与封常清率领大军前往这几处地方,伏击叛军。
对此,一些精通兵法的官员感到颇为不解:“这几处地方并非险要之地,为何要命高将军和封将军在此迎击叛军?”
“本宫与阿娘在来的路上,曾赠予这些地方的县令一批御敌之物。眼下,这些地方的县令还在与叛军进行激战。我朝廷大军当以最快的速度出发,前去支援这些地方的县令。”
李令月看着系统上显示的最新战况,对于前线的作战情况了若指掌。
很多时候,打仗制胜的关键便在于信息差。
有系统襄助的李令月,能够先于所有人得到战况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最有利于己方的决策,她自然能立于不败之地。
“叛军每攻破一城,必要在城内烧杀劫掠。若是高将军和封将军在赶到的时候,城已经破了,便直接趁着叛军放松下来之时,歼灭他们!”
李令月笃定的样子,为大臣们带来了些许信心,武皇更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她对李令月的信任。
只见武皇拍了拍李令月的肩,开口道:“打仗的事儿,由你说了算。长安城中百姓们的安危,可就全仰仗你了!”
……
当高仙芝与封常清被急召入宫之时,他们感到很懵。
现在还是安史之乱初期,李隆基这个做皇帝的都还没有相信安禄山会真的谋反,高仙芝和封常清自然也没有接到什么特别的命令。
在奉诏入宫之前,高仙芝与封常清像往常一样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然而,一夕之间,一切都变了。坐在皇座上的,不再是他们所效忠的天子李隆基,而是已经过世多年的则天大圣皇后。
负责统帅大军的,则成了镇国太平公主。
业已仙逝的则天大圣皇后和镇国太平公主之所以会还阳,是代表大唐的列祖列宗们收拾李隆基来了。
如果没有大唐先祖们的干预,大唐江山会因为李隆基惹出的安史之乱而变得支离破碎,包括他们在内的许多忠于大唐的大臣们也将身首异处……
得知这些信息之后,高仙芝和封常清维护李隆基的心思也变淡了。
他们所效忠的是大唐,而不是李隆基这个皇帝。既然李家先祖们都被气得亲自来捶李隆基了,他们自然要按照李家先祖们的意思来行事。
很快,高仙芝和封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