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休息了一晚上,神看起来很是不错。快中午的时候,母亲到厨房帮阿姨做饭,赵南箫来到书房。
外公快七十了,但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十几年前就开始学习用电脑去处理图纸文件,到了现
他正坐
赵南箫站
外公笑着说“有句话说,造桥技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看美国,六七十年代看欧洲,十年代看日本,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看我们中国。我们
赵南箫说“姥爷,不是这个。是金融。”
外公握着鼠标的手停住,抬头看她,沉吟了下,摘了眼镜,指了指边上的椅子,问“怎么突然有改行的想法了”
赵南箫慢慢地坐下。
“不是突然。这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渐渐觉得我的选择和我当初的设想并不一样,我没有从中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我感到仿徨。姥爷,你一辈子都从事这项事业,到现
“姥爷,您和我父亲是怎么看待你们的事业的或者说,一直以来,你们就都热爱着你们从事的这个职业”
外公说“小南,姥爷还小的时候,姥爷的父亲曾对姥爷说,我们现
他顿了一顿,视线落向压
赵南箫看去。
照片是学生时代的父亲和外公
“小南,不知道你妈妈有没有和你说起过你父亲早年的事。其实他刚开始是建筑系的高材生,当时国家急需道桥方面的人才,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转入桥梁,这才做了外公的学生。他当年不少的同学,前段时间还有几个来看我,现
外公注视着赵南箫,带着微笑。
“同样的,如果你现
赵南箫沉默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小南,你的时代和姥爷,还有你父亲所处的时代都不一样了。姥爷高兴你以前选择了这项事业,但姥爷更希望,如果到了最后,你还是将桥梁作为你的终身事业,那么这个选择,完全是出于你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和认可,而不是因为别的,比如姥爷和你爸爸的缘故。”
外公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
这个晚上,回到家里,赵南箫坐
这是父亲工作多年留下的日志。
她抽出其中一本,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着父亲留下的仿佛还带着温度的字。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有意义的日子。带着几千人,历时三年的艰苦建设,终于完工。
赵南箫的眼睛
沈晓曼端着碗点心进来,放
“小南,都休假了,大晚上的你还坐这里干什么不早了,吃了去睡觉”
赵南箫转身望着她,轻声说“妈,那天院里开会说的事,我决定还是接了,明天就回复院里。我再继续做两年看看吧。等这个项目做完,要是还找不着感觉,我一定听您的,去金融或者做别的。”
赵南箫原本有些担心,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