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茗大姑娘的心思难猜,就连茗大姑娘的那位嫡嫡亲的同岁小姨妈闹腾起来的时候也叫人一言难。
茗妩出京后,只
这副出门像丢了,回来像捡着的态度,跟她当初离京前的保证完全的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坐守京城的黛玉那小脾气一天比一天暴躁,眉毛一扬,眼睛一立,再漂亮的脸蛋也朝着能止小儿夜啼的方向一路狂奔,再不复返。
黛玉反复的翻看那封她看了不下几十遍的平安信,对于上面说的话她是一个字都不相信的。
海家是做镖局的,往来书信便宜,但咱是去帮忙的,不好一天一封家信的麻烦人家。撇开海家镖局再找旁的镖局和驿站送信咱是不差那几两银子,可到底好说不好听,忒的打脸。
原是这附近的人,难得回来一趟。今朝故地重游,有心多逗留些许时日。左不过数日后便归,勿念。
归期待定。
写这封信的时候,茗妩已经根据海潮信中所描述的
茗妩感觉这些事一时半刻的未必能处理完,所以才
后来遇到伏击了,茗妩再次感觉到这事有多危险。担心她一个不小心叫那些人顺着家书摸到京城去,便决定先单方面断了她和京城那边的联系。
她这边出于安全考虑不敢跟京城那边通信,京城那边呢。
吴嬷嬷虽然觉得自家姑娘手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忒多,又会功夫,又敢拿刀举剑的砍人,吃不了亏。可自己奶大的孩子,哪有不惦记的。
到茗妩那封信后,吴嬷嬷一方面觉得她家姑娘说的都对,一方面又忍不住担心起来。
就是哪怕明知道你过得好,也会惦记你的那种。
而黛玉那边,明显比吴嬷嬷心眼多,而且也对茗妩知之甚深。了那封信时,黛玉便觉得茗妩遇到的事非常棘手,不然不会还没到地方就给她打预防针。
等到一连数日都不到茗妩的消息时,黛玉就慌了。
有些人心里慌,面上却不显。而有些人心慌,却会哭哭啼啼。更有些人心慌时,会暴躁易怒。
很明显,黛玉这会儿就是暴躁易怒的最佳代言人。
那是看什么都不顺眼,见谁都想要怼两句。贾敏见了她这亲闺女都犯怵,最后抱着新得的大儿子躲得远远的。
就连一直被林家供着的晋渊小爷都对林家这位小姐姐有了惧意。
她不温柔了,她再不是他的小姐姐啦
因得不到茗妩的消息,黛玉每天都要对身旁的人或是自言自语的说等茗妩回来就打断她的腿云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黛玉那根神经绷得越来越紧。
也不知道是不是黛玉和吴嬷嬷的怨念太重,弄得远
以为是天气开始转凉,受了寒,不想一搭脉却
茗妩原计划是过两天就带着那位弃暗投明的英雄好汉下山钓鱼,但因着受伤还
拖到灭海联盟的那波人忍不住的去追问药铺的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