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画面却突然切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长长的医院走廊,每天都有人进来,有人离开。
她只要一下课,就会被接到医院,陪
妈妈生病了。
每天都会很痛,头
爸爸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带着她和哥哥,每天都陪
可是妈妈还是很痛,有时候痛的受不了,会抓着爸爸的手臂,咬到出血,爸爸不仅不会生气,还会很温柔的将她抱进怀里,跟她说没关系。
十一岁的徐浅熹并不清楚癌症末期意味着什么,天真的以为只要他们一直陪
直到有一次,她一个人偷偷的溜到病房门口,想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却听见妈妈声嘶力竭的哭泣,让爸爸能同意她放弃治疗,她真的受不了了。
死成了一种解脱。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徐浅熹开始明白,妈妈也许永远不会好了。
她努力坚持的每一天,只是为了多陪伴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能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去接受她的离开。
妈妈离开前的最后一段时间,他们家里像是沉浸
爸爸总
却要
徐浅熹虽然小,但是她能感觉到,爸爸比他们还要舍不得妈妈,比他们还要难过。
为了不让爸爸妈妈担心,她总是
直到那天
小哥哥周围都是人,可他站
徐浅熹那时候不知道
“可惜了。”
“好惨呀。”
“都说命由天定,半点不由人。”
“人说没就没了,这孤儿寡母的,以后怕是难过了。”
“……”
徐浅熹并不喜欢听见这样的话,因为她妈妈住院这段时间,她每天都能听到这种类型同情的话语,比如——
“再有钱又有什么用,还不是没命享福。”
“年纪轻轻就过世了,到时候老公再娶个小老婆,怕是连她的样子都不会记得。”
“夭寿哟,记不记得样子不重要,别虐待她的孩子就是万幸了。”
“你这么说,两个孩子也挺可怜……”
徐浅熹每次听到这种话,都会觉得很生气。
她妈妈还没有死。
她爸爸很爱她妈妈,就算以后娶了别人,也一定不会忘记她妈妈的样子。
她有疼爱她的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她也不可怜……
可是这些话,就算她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理会,反而会得到不痛不痒的一句:“这孩子怕不是因为她妈妈活不久了,被刺激疯了。”
徐浅熹不喜欢这种无视当事人痛苦,
于是,鬼使神差的,她就迈开脚步朝着小哥哥走了过去。
她原本只是觉得,小哥哥一个人很可怜,想要安慰他。
又担心自己胡乱安慰,会让小哥哥更加伤心,所以干脆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安静的站
她站了很久,脚都些站酸了,小哥哥都没有理她。
徐浅熹当时心想,他肯定难过坏了,正愁着自己要怎么做,才能让他开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