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时代不循常理,
道德天下,就是一个大家庭。治理天下,就是帮着大人治家。徐平可以从传下来的治家道理里,去猜天地这个家的治理办法。父严、母慈,治家是由父亲说了算,母亲则是保护着孩子们。男主外,女主内,对外就要用父亲的为人之道。忠厚老实,彬彬有礼,做事有理有节,人不犯人,我不犯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对内大家都是自己人,孩子怎么闹都有母亲护着,对外则不行,一定要真心实意地按照父亲的来。官员可以脱了公服便做回自己,军人则只要服役,就要真心实意、去除私心、面对外敌勇于拼搏、敢于牺牲,心中只有天下这个大家而无小家。老实人对外不惹事,实
用父亲的办法来治家,他要孩子们都受他认可的教育,成为他理想中的人,这个治天下的道理就越来越严厉。从商巫听天命,到周饰文德,再到汉的伪天命,对天下之民的生活和思想一致性要求越来越高。天崩一次,补天之后通的道理就更进一步。从周德的天下守礼,到汉天命的天下三纲五常,到了唐宋道理终于把事做绝,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次造成的后果更严重,不只是最终天下大乱,还被外人窃了大宝,守不住了。之后再通的道理全依父亲是不行的,母亲不同意了,孩子一定要由她和父亲一起管。父亲传下来的经里全都是他的道理,新经要有母亲的道理。西天去取经,应该取的并不是佛经,也不是后来的洋经,而是合母亲心意的经。东父西母,西王母,母亲的经才是要到西天取的经。
理是天理,由理而成的德,是属于父亲的,德就是父亲大人。熊孩子不满意父亲,造了这家的反,以后不叫父亲大人了,要改叫母亲大人,这家要由母亲来作主。
人的性情两部分,一部分是维持大家紧密团结
孩子的性情被夺了,不高兴,大人一看不住不是
父亲夺母亲的权,孩子不高兴,那母亲夺了父亲的权,孩子就能开心吗?父亲是对外的,所以用他的道理来管家,母亲守家所以不能用她的道理,是一种平衡。父亲和母亲都满意,才能家合,才能万事兴。不能任性,一任性又成了有母亲没父亲,有地而无天。大家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受制度约束,就很难团结得起来。
由流传下来的治家的传统,徐平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