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八日,再次入皇宫,除授官职。一等六人为将作监丞,大州通判。一甲为大理评事,上县知县。其余人待遇逐次降低,诸科只为低级选人。
徐平授职将作监丞,邕州通判。刚开始一家人只顾着高兴,一下子登上高枝,本官是京官序列里的高阶,前途无限光明。至于邕州
从初授官可以看出第一等和第二等的巨大差别。虽然从官阶看,将作监丞和大理评事只差一阶,但依此时规矩,进士出身迁官超阶转,将作监丞经过一次迁官就进入了朝官序列,为太子中允。大理评事却还要
由低阶选人改京官是宋朝低级官员的最大一道门槛,不但要循年资,还要有一定数目的保举之人,朝廷每年又有定额,大约是以百人为限。
第二道门槛就是由京官转朝官,从此就可以直接与皇帝打交道了,真正打开了仕途的大门。
进士跨过了低阶选人,直接授京官,以后又是超阶转,从起步阶段就把其他出身的竞争者远远甩
徐平自然知道邕州
邕州就是后世的广西首府南宁,不过这个时候还是瘴疠之地,管的地方方圆数千里,人口却不及江南的一个县,极其荒凉。广南西路转运使的驻地也不
过了些日子,张三娘终于知道了邕州
徐平也没有为大宋朝廷献身的觉悟,不过到审官院试着问了一下就灰溜溜地回来了。人家只说一句,太宗时候有官员不愿到岭南为官,直接夺官
张三娘知道改官不可能,便换了一个实际点的念头,反正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让徐平上心些,务必走之前让林素娘怀上徐家骨血,不至于断了香火。徐平实
林文思则授了京东路单州成武县教授,与金乡县相距不远,徐平给石延年写了一封信,托他照应一下,算是没了心事。
朝廷要求五月新官开始上任,各地都立得有时限,大家回老家省一趟亲,便就要匆匆忙忙开始游宦生涯。广南不比其他地方,延期三个月,徐平还有几个月
新科进士里只有赵概任职开封府推官,其他都去了外地任职,偏偏徐平与赵概并不熟悉,礼节性地来往了两次,便各忙各的了。
一进入五月,熟识的人突然都四散一空,徐平只觉得百无聊赖,干脆放下心事,专心安排乡下田庄的未来。
三年前种的苜蓿割了三分之一,今年改种小麦,正是获的季节。因为土地贫瘠,徐平规划三年种一次麦,其它时间都种植苜蓿培养地力,算是另一种休耕吧。
这天下午,徐平与林素娘手牵手站
看了一会,徐平叹了口气:“几个月后我去上任,剩你一个人
林素娘微微笑着说道:“庄里都是老人,又有徐昌帮着,有什么应付不来的?你只管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