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要小看这些琐事,这些琐事掌握在手里,才是权力的所在,这些官员,一个个心思乱得很,稍微有些不注意,就钻空子。”
“咱早前对他们还有些相信,后来出了一档子事,就让咱彻底的失望了。”
“除了会钻营结党,没几个能办实事的。”
朱元璋闻言,沉声叮嘱道,对于官员,现在的他已经完全没了信任可言。
看上去仪表堂堂,暗地里男盗女娼,贪污受贿,简直不堪入目。
早期的三大案,更是让朱元璋心寒,唯恐担心政令不出京师这样的事情发生。
也正是如此,朱元璋在下达谕旨到地方的时候,都是用大白话。
并非他不懂雅文,而是老百姓不懂。
雅文这种,不是说认识几个字,就能理解的,换一个人,就是一种解释。
这些事情,作为从小自贫民出生的朱元璋,深有体会。
朱英闻言,眉头皱起,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去跟老爷子说,关于制度的问题。
搞点番薯,马铃薯,或者个人崇拜这些。
他还是有把握的,甚至前沿的目光,更是心中笃定,可以让大明腾飞。
但是制度这玩意,太过于模糊了。
前世也没接触过,这可是一门大学问,不是说照搬前世的制度就可以了。
而是要讲究一个因地制宜,前世的制度,也只有借鉴可言。
再者说了,他对于前世的制度了解的程度,也是非常的有限。
真要现在说出个所以然来,也是白扯。
只是他能知道,现在这般把事情都压在一个人身上的做法,肯定是会有很大的问题的。
只是古代的社会环境,但凡老百姓有口吃的,能活下去,大明的根基就算是稳固。
思索了一番,朱英没在这个问题和老爷子掰扯,转而说道关于秦王朱樉的事情上来。
听到朱英对于老二的话,朱元璋笑着说道:“这小子,倒是有些心思,把主意打到你身上来了。”
“大孙你是如何想的。”
听到老爷子的问话,朱英也不犹豫,直接说道:“自家人过去,当然更放心些,四川那等地方,土司甚多,本就需要教化一番。”
“不过在这等事情上,二叔可干不了,待平叛之后,应是即刻召回才是。”
朱元璋点点头。
老二那暴虐性子,他当然了解,搞得整个藩地民怨沸腾。
四川那等地方,要是交给他去治理,怕是天天起义造反不断,可不就仅仅只有一个月鲁帖木儿了。
“行,就按大孙说的办,这小子待了这么久,也该是出去活动活动了。”朱元璋应声说道。
对此结果朱英也不意外,再大的气,现在老爷子也都撒过去了。
仅仅只是禁足,也没剥夺秦王朱樉王爵的身份,甚至宗人令的职位都还保留着,足以说明老爷子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