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晖看了一眼殿试考题,此番殿试只考策问,不考四书五经。
小皇帝虽说极为叛逆,但说到底是像张巨鹿这样的大贤士教出来的。
故而小皇帝更加看重的,也是策问这一块。
毕竟文章写的再是如何花团锦簇,没有处理政务、没有解决一些问题的办法。
还不是个啥也不会的书呆子?
考校策论这一块,能够测试出一个进士
选拔出真正对江山社稷有用的人才来。
此时,黄廷晖看着这份殿试试卷,这份试卷上一共有两题,第一题的大致意思是如何“驭民”。
至于第二题则是如何“富国”。
按照殿试的相关规矩,每道题考生必须答字
答题时间一直到天黑,到时候会有人给那些没有答完题的士子两根蜡烛。
等到蜡烛熄灭之后,就不能再继续往下答题了。
自会有宫人将答题的士子强行扶出,给送回家去。
一天考两道题,说起来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
但
故而可能出现答不完题的情况。
此时,黄廷晖已经取出试卷来,他拿起毛笔就
除了这些之后,黄廷晖还将自己的三代履历,以及其他要写的东西纷纷写上。
之后,黄廷晖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才开始想着如何答题。
想要
好
黄廷晖左右思量了许久,才将暗自揣摩小皇帝心思的观点与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这时候,黄廷晖颇有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唰唰唰……”
“唰唰唰……”
有了灵感的黄廷晖将自己深
等到黄廷晖写完第一篇策问之时,其他士子最多不过是写了半篇而已。
“此人下笔如有神助,竟然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真是妙啊!”
“此人是何人?”内阁辅臣开口问道。
“听闻这贡士第二名是寒门出身,江浙府人士!”
“此人应该就是江浙府的解元黄廷晖吧!”
“看他下笔如有神,将来定会是一代能臣!”
吏部尚书对眼下这些正
看着做起题来酣畅淋漓的黄廷晖,也是忍不住开口夸赞道。
“原来如此!”
“江浙府近几年来出的人才不少,文教昌隆!”
“只是似乎好几年没出状元了,且看看今年能不能出那么一名状元公!”
那内阁辅臣听到吏部尚书的解释之后,他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笑着说道。
“此人之才,或许足以成为状元!”吏部尚书也是附和着说道。
黄廷晖当然不知道吏部尚书与辅臣的这段对话。
此时的他已经全身心沉浸
要说黄廷晖面对考试,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一旦进入了状态之后,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走。
外界的情况对他无法产生多大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黄廷晖每次
除非
“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