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还没死!”始皇帝低吼,如怒龙低吟。
“皇兄……”
嬴成蟜张口想要说些什么,被始皇帝怒声打断。
“当年秦赵交恶,赵王何欲杀阿父。吕不韦贿赂邯郸城门守官,助阿父逃离邯郸。一辆马车只能装一个人乎?装不下一个稚童和一个女人乎!
“吕不韦谏言阿父,抛下朕与阿母在敌国,此为一仇。朕继位秦王,吕不韦把持朝堂,军政大事小情皆由他一言而决。虎符,印玺都在其手中。
“送到朕屋中的奏章是他批阅过的,他都批阅过了朕还批阅个甚!朕更改答复还要经过他同意,朕不是秦王,朕就是他手中的牵线木偶,此为二仇。
“蕲年宫,吕不韦公然谋反,意欲杀朕,此为三仇。伱收服荆轲朕不在乎,武夫之怒,以头抢地耳。但你怎敢留吕不韦性命,其编撰的《吕氏春秋》险些误了大秦!”
始皇帝从私仇,国仇两方面诉说杀死吕不韦的理由,以证明其内心坚决,让其弟知道吕不韦非死不可。
嬴成蟜仰着头,对视着嬴政愤怒双眼,正色道:“皇兄以为法家为治秦之经纶,成蟜却以为当今的《吕氏春秋》方为治秦之经典。”
法家治国理念就是以法治国,一切决于法,没有人情可言。
视民众为机器,只为皇权服务,皇帝享有最高解释权。
秦朝的法和现代的法不可一概而论。
法家学说是一种纯粹功利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内容核心主要是针对君主如何加强统治加以证论思辩,强调刑名之术,以效忠君王之权为归依。
而当今的《吕氏春秋》经过嬴成蟜,吕不韦还有诸多门客的修增完善。
虽然大体来讲还是以法治国,但其内核却大不相同。
“朕今日没有时间与你论道。”始皇帝怒气不减,“拿事实说话,吕不韦……”
“皇兄是不是没有往后看。”嬴成蟜拾起竹简道:“我已经证明了。”
嬴成蟜知道始皇帝对吕不韦是什么态度,知道在吕不韦的身上很难立刻与始皇帝达成和解。
故意打断始皇帝的话,指着竹简上的文字念给始皇帝听。
“……韩地世家囤粮不售,粮价暴涨百倍,各大城池黔首暴乱,所有世家尽数为黔首所冲破,韩地已无世家。”
怒气满膺的始皇帝,被嬴成蟜手指所指着的“黔首”两个字刺激得双目一眯,理智从欲杀吕不韦而后快的浓烈杀意中回归脑海。
黔首怎可做得此事?
始皇帝只觉得奏章后半段的话触目惊心。
阴着脸走回桌案,始皇帝摊平竹简,就那几列字反复研读。
这副模样,这个反应,让想要马上给始皇帝讲解农民起义会引发什么影响,造成什么现象,民心民意到底有多么重要的嬴成蟜适时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