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卿若看着岁岁虽然长了不少,但仍然与同龄人不能相比的身躯,本想开口拒绝,但岁岁眼底泛着的光,令她止住了拒绝的声音。
让她承担些,也许对她来说,会更开心。
于是祝卿若应了岁岁的自荐,让岁岁在她处理完信件后,由她将信送到山下宅子里。
雾照山的求学时光就这么一天天度过,在她如海绵般疯狂吸纳知识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重生之初便定下的计划。
上京,宝相寺。
了缘又收到了来自云州的信,寺里传信的僧弥已经见怪不怪。连住持也知道,了缘只是在为佛教施主解疑答惑,没有半分出格的举动。
所以在了缘取到信件时,并没有人怀疑什么,甚至觉得佛子的名号越来广为流传,连那么远的云州都有信徒,千里迢迢送信来问佛经的难题。
了缘将信带回了禅房内,认真阅读着祝施主的来信。
祝卿若在信中问了一句较为晦涩的佛经,说她苦思许久,都没有想通这句佛经背后的意思。
了缘在看见那佛偈时,绀青色的眸子中带了几分思索,视线继续向下,看向后面的内容。
祝卿若的信不长,只寥寥几句话,除了礼貌问好,之后便是询问佛经之事,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话。
只是这次,祝卿若在信尾提及了之前离开前送他的那本佛经。
说这句佛偈似乎在那本书里也出现了,若佛子也没有思绪,可以看看那本佛经,兴许就能知道了。
了缘看见这话的时候,眸底思索的微光顿了一瞬,他坐在窗边,受了一会儿清风。
良久,他起身从柜子深处,将那本佛经取了出来。
了缘端坐在窗边,佛经在桌上,微风裹挟着外头的浅浅檀香吹了进来,了缘却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他的视线落在经书上,知道那股味道正是这本书传来。
他本以为这么久了,味道早该散了才对,没想到依然还留有祝施主身上的香气。
了缘的手指摩挲着掌间缠绕的佛珠,迟迟没有打开佛经扉页。
在他拨动珠子时,清风帮了他一把,吹开了佛经,正好在了缘面前摊开了自己的身躯,仿佛是经书在向他证明自己的清白。
了缘看见那与自己一般无二的笔迹,忽然想起那日了觉师兄说的话。
【这书无错。】
没错,不是书的错,只是看书的人觉得它有错罢了。
于是了缘神色自若地继续翻动经书,在第三页找到了祝卿若信中问的那句佛偈。
这段话原是有前因后果,单独拿出来确实难以解读,了缘看完前后的内容后,对这句话有了大致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