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卜卦问天,测了一个良辰吉日,在初夏时节,正式收祝卿若为徒。
上香叩天,递拜师帖,请拜师茶,献礼叩首。
祝卿若终于成为了千山先生的弟子。
在竹园的书房内,林鹤时教了祝卿若第一课。
“制衡之道?”
林鹤时颔首道:“没错,我要教你的,就是制衡之道。”
书房内,他稳稳踏着步子,声音平缓,“古往今来,每一位君王皆会在为储之际学习此道,出色的君王都善于利用制衡,在群臣之间建立一个稳定的平衡,这种平衡有利于君王统治朝堂,稳固地位。”
他看向祝卿若,“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君王的统治便会陷入危险,若他不迅速找到新的平衡,社稷根基也会由此动摇。”
祝卿若目露思索,片刻后,她问道:“夫子所说的‘制衡’,便是如今大齐朝局上,镇国公、国师、丞相,三方互相制约所产生的局面吗?”
林鹤时点头,“没错,这也是制衡,但不是君王最想看到的制衡。”
祝卿若看向林鹤时,等他的后话。
林鹤时解释道:“这样的朝局乃是上一任国主为自己儿子留下的最好局面。丞相贪财也觊觎权力,这样的人很危险,说不得某一天就毒杀皇帝自己上位。镇国公手握兵权,且为人正直,不可能看着这样的人登上皇位,所以镇国公便是压制丞相最好的棋子。”
“而镇国公手中的兵权也是君王的大忌,但他没有好的理由收回兵权,于是他一手提拔了国师,用守护国祚为理由让国师心甘情愿替小皇帝守天下。国师有民心,深受百姓爱戴,若镇国公利用兵权控制小皇帝上位称皇,国师绝对不会同意,国师不同意,百姓便不会同意,所以国师便是制约镇国公的棋子。”
“至于国师自己...”
林鹤时露出几许笑,带着些无奈,惹得祝卿若看他一眼,“国师如何?”
林鹤时摇头道:“国师此人颇为看重正统,且深受先皇看重,对小皇帝很是忠诚。丞相和镇国公都有可能夺位,国师不会,也正好压制另两位。三人互相制约,形成稳固的平衡政权。在小皇帝长大,正式接过政权之前,三人制衡的朝局,才是最好的朝局。”
他的目光落在祝卿若身上,眼底有着深意,“若某一日,三人的平衡被打破,那时,就是你最好的机会。”
祝卿若的手指点着木桌,有规律地敲击着。
宋雪无、慕如归、丞相...
三人制衡的局面若不打破,就算民心不齐,也始终有大齐朝廷的立足之地。
她得找机会打破这样的局面...
祝卿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