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陶小艺啥时候回来的咋不打个电话让你叔接你去啊”
看到林艺端着碗坐
“陈老师您这是打哪儿来啊脸蛋儿红扑扑的,喝酒了”
“哎呀今儿不是我那妹夫生日嘛我们两口子都去吃了酒。你也知道,欢欢跟着她表弟一块儿留学去了,咱两家今年走得近。”
本来梁欢已经得到了央音的门票,高考成绩也不错,可这计划赶不上变化,陈老师妹妹琢磨着送孩子出国留学,梁家两口子一合计,
再加上这年头正是出国热的时候,好像出国留学回来,就能镀一层金,不少人家都爱把孩子送出去,梁欢也就没有来北京上大学,转而眼泪汪汪拎着行李远渡重洋去了。
奶奶去世的时候,想着梁欢远
如今跨国寄信周期漫长,跨国电话太贵,网络也不够
“欢欢姐今年不回来过年”
林艺放下碗。
陶家人正准备拿干净碗筷,陈老师说她吃过了,只是拉了凳子坐
“哎呀老美不兴过年的这丫头前阵子倒是打电话哭着闹着想回来,说
陈老师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接下来的许多年,国内的工薪阶层父母,都会像她这样,怀着对孩子美好的祝愿,勒紧裤腰带,送孩子出国。
林艺不好评价这种选择的好坏,只是说着安慰的话,一边吃饭,一边把车子房子之类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都是关系很亲密的老邻居,说得不好听一点,这些长辈都是看着她从光屁股长起来的,和这些人待一块儿,她不会讲究那么多餐桌礼仪。
“你奶奶一贯看得长远,当初我们本以为欢欢要去央音,也准备跟着你奶奶一块儿去买房的,如今存的钱,都送她出国了,可没钱买房了。刚开始也心疼得滴血,如今我和你叔也是想通了,房子是死的,本事却是一辈子,谁也夺不走的,与其买房子,不如送她出去。”
林艺捏着筷子顿了顿。
但愿日后
陈老师却以为她误会了,连忙解释
“其实你奶奶当初也想送你出国的,她还和我商量过,只不过她就你一个,舍不得,最终才作罢当然啦要是我家欢欢也能考上清北,我也舍不得这笔钱辛辛苦苦半辈子啊哎”
一群人说完了近况,开始商量过年的事,陶家叫她跟她们过,陈老师又邀她去他们家过,到了下午两点左右,拾好碗筷,一堆人坐
林艺没想到,今年她会如此抢手。
老妈连着打电话磨着她去新疆过年,徐奶奶打电话装可怜说没人陪,喊她去西北,肖家老太太舍不得放她走,想留她
林艺好笑,连连摆手,说她带着孝,今年自己过。
这个理由站得住脚,最终就这么定下来了。
只是东家炸了丸子给她送一盆,西家做了鱼给她拎一条,家家户户谁吃点好的,都惦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