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把杨沅领进报名处,扯开嗓子喊了一声:“解元公报名来啦。”
那小官下巴一下子滑下了手掌,迷迷瞪瞪睁开眼睛,听说是解元公杨沅来报名,倒是没有因为被人扰了清梦而发怒。
他客客气气地请杨沅坐了,便递过一张“报名表”。
杨沅接过一看,不禁哑然失笑,“表格式”的,正是他的“发明”。
杨沅依照上边需要填写的要素,写明了家状、年龄、籍贯,已经参加科举的次数,便拿到了一份“凭证”。
这份凭证不是“准考证”,而是来日用来换取准考证的凭证。
等所有人报名完毕,礼部是要张贴公布所有投考人名单的。
各个地方的举人之间,少有不知根知底的。
如果其中有人有问题,其他举人就可以举报,这就相当于一个“公示期”了。
同时,礼部还要对考生们进行调查,确保报名者没有行止逾违、没有户籍造假。
等“公示期”结束,礼部就会张贴“都榜”。
“都榜”也叫“混榜”,就是排好座次,告知合格举子何时考试、考场在哪里的通知。
那时考生就要凭这“凭证”去领取正式的准考证——浮票了。
杨沅是解元,那负责报名的小官对他很是客气。
一路绿灯地办好手续,那小官还殷勤地把他送到门口,热情地招手道:“欢迎解元公再来啊!”
杨沅回头看了他一眼,那小官自知失言,急忙补救,尬笑道:“欢迎再来时……解元公便是下官的上官了,啊哈哈……”
杨沅听了也不禁失笑,向他潇洒地拱了拱手,扭过头来,心中便是一苦。
我这名,算是已经报上了。鹅王殿下,你可得给力啊!
要是伱弄不来考题,我这解试第一,到时考成了省试倒数第一,那脸可就丢大啦!
如今借调过来协助举子报名事宜的。不知大官人尊姓大名,现在何处任职,亦或是一位衙内?”
主客司的?那正对口啊!
杨沅心中一喜,便答道:“本官现任枢密院机速房承旨,姓杨名沅。”
刘琼脚步一滑,霍然转过身来,震惊地道:“大官人就是杨沅杨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