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当今河北,有封建之实,无封建之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君不居中,臣不守边,礼乐不行,上下不一,人口土地虽多,但却只有自守之力。区区一个公孙,也久攻不克!
郡县者,抑豪强而护中产,奖励耕战而行爵制,利出一二之孔,集举国之力而行大事。然今河北,有郡县之名,但无郡县之实,冀州虽富,但中产几无,只剩下大族、部曲、奴客
而并行者,可郡县,则郡县,不可郡县则封建。但无论郡县还是封建,都应该名实合一,绝不可以名郡县而实封建,更不能名郡县,而实封不建吾观今之河北,就是名郡县,而实封但不建!
河北世家大族之土,跨郡并县,曲部奴客,动辄十万,春秋之国,也不过如此!但河北诸家,又所建何事何功何国?
本初,你不如在封建、郡县、并行三法之中择其一,再切实履行如此,河北必强!”
刘协嘴上让袁绍选,但实际上却是让天下的世家大族去选!
他们要么选择封建不过封建的原则上君居中、臣守边!
他们要封建,就得去混边疆了!
如果不想封建,那就只能郡县了。而郡县是抑豪强而扩中产的豪强就得接受国家的抑制,不能再占有那么多土地人口了。
当然了,刘协已经做出了选择——就是郡国并行!
也就是半封建,半郡县!
所以天下豪强只有三个选择,一是去边疆封建,二是在中原当郡县治下的富家翁,三是和天子开战!
登仙台上,一片死寂!
跟随袁绍的那些河北豪族,全都一言不发。
他们是一言不发,并不是没有做出选择!
他们不说话,其实就是选择了“三”
刘协深吸了口气,放沉语气道:“本初,这天下的大事,果然只能由铁和血来决定啊!”
袁绍点了点头,笑道:“这话说的有道理啊!天下的大事,最好还是由铁血来决定代价虽然大,可总比不停和稀泥要好!”
袁绍这几年越混越怂的原因,其实就是不停和稀泥!他不是不会“断”,而是不能“断”!手下一大群族大兵强的黄老爷,他一个河南外来户,能“断”什么?要“断”,就得镇压那帮黄老爷,全镇压了,他的盘子就要崩,镇压一两个别的黄老爷就和他离心离德,一起拖他的后腿。
易京城为什么要“比吃饭”?不比吃饭就得打硬仗,黄老爷们不肯啊!
“天家,伱一直说我们和公孙瓒比吃饭是不对的,那么天家的并、凉天兵,能一鼓而破易京吗?”
开口问话的是袁绍麾下的督军从事牵招!
他这个督军不是督袁绍的嫡系军的,而是督豪强军的。所以他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