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枝嗤笑一声“送家去那我还吃个屁你还是帮我送太婆那儿去,避着点人,别给其他人看到了。”
“行,行”
两人商量好了,杂合面等会高爱国下班后偷偷送过去,王春枝则先拿着白面走。
走的时候,王春枝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眼光
高爱国看得呆了。
王春枝心情愉快地走
因为这对她来说不过是一种本能反射,家常便饭罢了。她很早的时候就
想到以后可能会经常和供销社这边打交道,王春枝就觉得应该给高二傻一点好脸色看看。以前还老觉得这个人笨嘴拙舌不灵光,现
王春枝赶回太婆家后,没多久就把白面馍给蒸上了,还用白面掐了疙瘩汤,这个时节没有肉丝和青叶菜,切点咸菜丢进去便是咸菜疙瘩汤,也香。
虽然没什么油水,好歹是实打实的细粮,屋里弥漫着正经粮食的香气,程冬至馋得鼻尖一抽一抽的,像只小兔子。
太婆也笑眯了眼,同时有点遗憾“你叔伯前些时送来的咸鱼仔,下疙瘩汤最好吃了,就是不知道放哪儿去了”
程冬至听着有些心塞,她从王春枝那里得知,太婆口中的叔伯都是她幻想出来的,送东西什么的自然是没有的事情,听听就行了。
大概老人家心底并不愿意接受残酷的事实,总觉得当年的战乱没有
至于硕果仅存的王老头程冬至认为,养这么一个儿子,还不如养块叉烧。
村里像太婆这种年纪的老人很难赚到多少工分,要不是王春枝一直暗中救济老人家,太婆说不定早就饿死了。
至于其他儿孙们赡养不存
太婆一辈子生了五男二女,从前的时候战乱,儿女们死的死逃的逃,留
王老太和太婆的关系一向不好,年轻的时候就动手打过太婆,现
无论王老太有多么彪悍泼辣,他要是真想孝顺自己的老母亲,谁还能拦着他给口吃的不成吗说一千道一万,不过是把黑锅让王老太背了,自己躲
程冬至也问过大姐,为什么她一直偷偷
王春枝告诉她,从小太婆就疼她,王家人不给她饭吃的时候太婆宁可自己挨饿,也要省出口粮给她吃。
当年王春枝得过一场急病,那时王卫国
当热腾腾的大碗疙瘩汤与冒着香气的一屉胖乎乎白面馍端上炕桌的时候,三个人都忘记了其他一切事情。
她们几乎要把脸埋
渐渐的,碗面的汤水平线急速下降,一个又一个的疙瘩消失
不得不说,王春枝的手艺实
疙瘩汤咸香筋道,白面馍更是松软匀净,掰开了看一点面坨子都没有,这需要手上有巧妙的力道。
王春枝今年才不过十五岁,做起事来已经比大部分主妇还要麻利老道,可知平常
三个人来不及说话,闷不做声地咀嚼吞咽着,直到把一大锅疙瘩汤和一大屉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