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句诛心之问。
那些佯装争执的阁臣们喉咙里像是堵住了似的,脊背冷汗直冒。
如果“要先帝死”,那就是要从此把脖子递到皇帝的刀下, 因为君王是真龙天子,是圣人的象征,如果君王一个不高兴, 大可以说他弑父之举是受大臣蛊惑所为,他是可愿下个罪己诏了事, 但表明态度的大臣就会被钉死
史官会说某年某月某日, 某大臣惑上弑父。
这种话是绝对不能放
可眼下这场面,当着明显愠怒的天子,谁敢放言说“应当迎先帝还朝,奉为太上皇”这种话也不看看皇帝那刀有多长
“很难回答吗”封琰凉凉地问了一声, 目光所及之处, 大臣们的头压得更低。
片刻后,他轻笑了一声, 道“朕晓得你们
除了几个元老外, 其他大臣连忙跪
“也没多久,算算不过是七年间的事,大浪淘沙, 朝代更迭,你们活到现
“今年削了不少世家爵禄、减了恩荫,有的人,原本家里十个儿子,十个都有官做,而今十个里面只有三个有官做,其余的要么考科举,要么只能做个富家翁,所以你们有的人愤愤不平,总觉得没有祖上襄助封氏,这皇朝何能立得住这皇帝卸磨杀驴,实非明主,倒不如换一个。”
封琰说到诛心之处,阁老们便再也站不住了,连忙说道
“陛下,臣等于乱世之中得遇明主,乃承天之幸,岂敢生那二心只是陛下也为人子,可万万不能背上那悖逆大罪,让后人耻笑啊”
“朕是人子,封逑算人父吗昏成他那样的翻遍史书又能找到几个出来,北边那姓朱的肯养他这么多年还不杀了他,若非所图必大,岂能忍他苟活于世”
话说到这份上,阁老们一个个都哑巴了,满肚子虚伪之辞此时竟拿不出一星半点。
皇帝根本就没有同他们周旋什么有悖孝义之道的烂话,上来就摆明了态度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就是要宰了那昏君,绝了你们的念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陛下心意已决,那老臣”贺公沉默了一阵,咬牙道,“那老臣宁担这千古骂名,也要附议一回。”
“贺公”
其他阁老十分诧异,
但他没有,皇帝两句话下来,他就服软了。
封琰看了贺公一阵,缓缓道“贺公,可是霞州归来,心境有所变化”
贺公硬着头皮道“臣已老迈,不如陛下远见卓识,愿附议陛下出兵,而且臣还提议倘若当真、当真要杀,请效法北燕,迎接先帝从帝江上游渡来,再中流击之,至于世间舆论,便推说是帝江上游冰凌顺流而下,击破船只所致。”
“贺公宝刀未老,连布计都想好了,可谓忠贤。”封琰面无表情地拍了拍手,看向其他人,“可还有人愿献计”
贺公朝身后暗中使了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