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太后犯病的始末并不复杂, 她小心谨慎, 从一个洗脚婢成为了四妃之一, 隐忍了几十年, 一朝做了太后, 开始因为圣祖皇帝还
俗话说越是压抑, 反弹就越大, 等先帝故去后, 她的心态就失衡了。
那时候松格里和四爷对她还是恭敬有加, 所以她并没有什么机会逞威风,也没有什么宴会娱乐能让她被众星拱绕,心态就愈
乌雅氏的事情是个诱因, 松格里的反击是,太后一步步放出了心里的野兽, 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心里的郁气,脾气就越来越大。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草, 是前来给她请安的承恩公夫人索绰罗氏,那个女人一如既往的对她柔顺又谦卑, 可也一如既往的知道软刀子该怎么扎。
谁年少时没有个把情窦暗
重点就
可眼下她成为了最最尊贵的太后,皇帝的亲生母亲,却仍然不能将索绰罗氏如何,因为乌雅氏剩下还算出息的也就这一支了,她不能对不起乌雅氏的列祖列宗们。
各种情绪纠结
四爷和松格里都没有办法无条件满足太后的所有要求,不管是从感情上考虑,还是从大清社稷上考虑,他们都不会选择第一种方式。
可四爷也命人好好伺候太后,量满足她所有的要求,让她余生过得舒服一些。松格里夫唱妇随,命令明言将太后身边伺候的人盯得很紧,但凡有敢怠慢的,都是严惩不贷,也就没什么人敢不小心伺候了。
雍正二年起,大清海禁已经陆续开放,理藩院慢慢
诚亲王负责修订的律法已经成为了体系,并且开始
恒亲王负责训练的军队已经成立了火统营和红衣大炮营,并且恒亲王从京郊大营里头抽调出了部分能人,成立了情报部门和特训部门,专门负责特殊事件的处理。
而允祐全国各地跑着,感觉自己瘸腿都快跑好了,老百姓的生活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增高和各种农具的更新迭代,慢慢日子也越来越好。
至于允禟和允俄则成为了所有郡王和王爷里面,最让兄弟羡慕嫉妒恨的两个。
他们两个负责跟外族通商,有廉亲王给他们做后盾,那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毛子放翻译。短短一年半时间就为大清赚了差不多有半个国库的银子,他们自个儿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允裪将宗人令做得风生水起,与满族八大姓儿的老贵族们你来我往的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履郡王背后站着皇上和京郊大营,那些只会遛鸟逛园子的贵族们自然不是对手,自此宗族权贵们再没有
允祥和允禵则像是皇上身边的两把利剑,将户部和兵部并着禁卫军守的密不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