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临头,临时变卦的女方不知道是有多少家。
甚至有的还可恶的结婚当天,当男方接亲时,女方故意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又提红包之事,比如不拿多少钱来,新娘不让接出门。
这种情况很少,少不代表没有。
“没什么要求。”应该说,赵国生根本不知道王德胜家会准备什么嫁妆,他们从来没有谈过这个话题。
“那好,这事就包
“好,到时候记得来喝喜酒啊。”事情拜托的差不多了,赵国生也该回去了。
出了花媒婆家的门,一眼看到大黑狗悠哉慵懒的趴
赵国生心有余悸的瞥了眼大黑狗,觉得自己还是距离它远一点,早点离开的好。
这时已经上午九点了,赵国生不经意的抬头望天,天空是沉碧的,太阳像海绵一样温软。
不时,一阵春风吹来,
比起县城的猪肝面,赵国生同样很喜欢镇上的豆浆油条,一碗豆浆,两根油条,再不够就添两个大肉包子,好吃又实惠。
“亲家”不太确定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噢,是亲家母啊。”赵国生连忙放下喝了一半的豆浆,起身笑着说。
“哎哟,我还以为看花眼了呢,亲家来镇上了,怎么不去家里吃早饭你太把我家当外人了吧。”说着王母故意板起脸不高兴了,太见外了。
“瞧亲家母说的什么话,我女儿,你儿媳妇,都是一家人,哪有外人不外人的我这不是太晚了吗怕这会子过去,你们家已经吃过早饭了。”王家什么都好,就是太好客了,特别讲重礼,很多时候赵国生都会被王家的热情给镇住。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大小节日,王家都会送很重的节礼,还细心的不会忘记赵父赵母那一份。
“还没吃呢,小胖子今早太闹腾了,你亲家公去上班了,我和美艳两个哄着他,这不,刚买了菜回来,走走走,跟我出去吃饭去,这些东西你吃得饱吗”王母可见识过赵国生的饭量,两海碗满满的饭才垫个底。
确切点说,赵家的人都很能吃,包括她儿媳妇
说来也奇怪,这一家子人很能吃却又不长肉,一个个廋不拉几的高竹竿子,一阵风就能吹跑,她一直担心儿媳妇太廋了,没奶给小胖子吃,平时逮着机会就给儿媳妇补,补来补去,还是高瘦高瘦的不长肉。
要是赵国生知道王母心里的想法,他一定会哭着喊冤的,他们不是瘦不拉几的营养不良,穿衣显瘦,脱衣肌肉啊。
放
赵国生“”还好他吃包子喜欢趁热,还没来得及去买。
秉着不浪费的原则,赵国生一口气把剩下的半碗豆浆全喝了,剩下的一根油条也拎着打包带走。
“亲家,你今天来镇上是有什么别的事吗”王母迈着小步子走
一般亲家来镇上都会先去一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