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驰光:“于是,宋仁宗一看,这些人选都不太合适,就干脆跟包拯说——你来坐这个位置。”
“结果,文官们又不干了。”
“即使包拯以公正廉洁,刚正不阿,闻名朝堂,但谁让他没有什么党派呢,于是包拯就被弹劾了。”
“欧阳修率先出手,一句‘不廉’,简直让我全家都震惊了。”
【昭明:……??!】
【壳破咩die:是我瞎了还是我聋了?你说包拯不廉洁?!你以为我看的那些电视剧是完全没有历史根据的吗?!】
【小葡籽:长这么大,第一次知道,拿魏征当榜样的包拯,居然也是不廉洁的人呢。】
【雨翊凌澜:我记得当时是欧阳修说,包拯先前这么批评宋祁,那他自己却又做上了这个肥缺,那一定是他手里不干净。】
【珑夏:哇哦,真是好棒的逻辑(为你鼓鼓掌)。】
欧阳修气得老脸涨红,神色尴尬不已。
宋仁宗也叹气。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他当时可没想到,一个三司使的位置,能够把整个朝堂的水都搅浑。
季驰光:“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宋朝的部分文人,他们单纯就是为了喷而喷,给人的感觉就好像键盘侠们。”
“就算刚毅坚定如包拯,也不得不因此在家里避祸许久,直到第三年才出任了三司使。”
【潇湘水断:感觉像是看到了被网暴的小倒霉蛋……没想到我们包大人也会经历这种事情。】
【二凤:包拯算是在那个文人多喷子的时代里的清流了,他虽然也会骂,但是基本上骂的都是有理可依的,确实也是不对的事情,而且人家是真的不怕权贵,弹劾过的都是什么人——利用职权强买民宅的张方平,纵情肆意疯狂享乐的宋祁,还有张贵妃的伯父……换句话说,都不是啥好人。】
季驰光:“可就是这么个人,最后被硬生生逼到了辞官,宋家兄弟在文人中的影响太大了,包拯最后甚至不得不辞官避祸,两年后才重新出来做官。”
赵匡胤若有所思。
他甚至没忍住,问了弟弟一句:“你说咱们给文官的权力是不是有点大了?”
以文制武虽然能够巩固朝堂稳定,但是文人们这整天明争暗斗也不是啥好事儿啊。
而且他们仿佛每天都能够做到把他的一个忠臣良将喷走。
这算是什么,每天一个小惊喜?
赵光义摇摇头:“哥,你想想往前数个十年,天下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文官虽然多嘴多舌了些,但是好歹不会掀起大乱。”
赵匡胤沉默不语。
确实。
要不是为了这个,他也不会这么大力扶持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