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要调一名考生的考卷,这显然不是一件小事。
季承昼等人本来还猜测着,是哪位宗室子弟和这位幼帝关系如此之好,竟然能让幼帝亲自出面。
可现看来,事情好像和他们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季承昼三人当然听过江鱼儿之名。
事实上,今届参加考试的考生,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不止是诗才惊世,更在乐信侯府与赢无难对饮成知己,后又得翠微楼花魁一见,关于这位江鱼儿的事情早已传遍了淮安。
既然是他……那幼帝的用意就很明显了。
这是要亲自考验这位江鱼儿了啊!
即使是季承昼这样的儒道大家,此时都有些羡慕江鱼儿了。
“幼帝虽未正式亲政,可是,总有一天要亲政的,不出意外,这个江鱼儿未来的仕途定然是前程似锦!”
想到这里,季承昼已然明白如何做了。
于是,他向两位副考开口道:“麻烦两位大人,以座次查一查,这江鱼儿的考卷,再亲自调过来。”
虽然,考卷都是封存的,可是,真要查某个人,还是能查到。
两位副考立即明白了意思。
“好!”
……
不多一会儿。
两位副考便走了回来。
手里还拿着一份封存好的考卷。
“这便是江鱼儿的考卷了,还请李内官带回。”
“不急。”粉面书童摇了摇头:“公子的意思是,让三位考官先阅一次。”
“让我等先阅?”
“对!”
三人对视了一眼。
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出了一样的想法。
于是,三人打开了考卷,开始审阅起来。
“此题答得极为工整,极好!上上之品!”马上便有一个副考喊了出来。
“是极是极,确乃上上之品!”又有副考回应。
粉面书童只是在一旁浅浅的笑着。
一直等到三位考官看到策论的时候,三位考官的脸上才有了变化。
三人再次对视。
这次,都是没有一个人主动开口。
“季大人,这治河论可有问题?”粉面书童问道。
“问题倒是没有问题……文笔俱佳,字迹工整,可堪上上之品,单论这两点,给个榜首都不为过。”季承昼小心翼翼的斟酌道。
“其它两位大人也这样觉得吗?”书童又看向其它两人。
“这……是啊是啊,我们都是这般认为的。”两位副主考犹豫了一下,点头道。
“公子想知道的是三位大人的真实评价,三位大人应该懂我的意思吧?”书童何等精明,哪里看不出三位大人脸色有异。
“李内官,我等说的确实是实话。”季承昼看了两位副考一眼,接着,一咬牙道:“只不过,这策论的思想……我等有些不明。”
“不明?”
“是的!”
于是,季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