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迄今为止,直到太祖朱元璋前不久薨逝,他也册封了十九位藩王,老先生知道知道这些藩王封地有什么规律吗”
“规律”暴昭再次感到迷茫。
太祖分封藩王有什么规律
难不成太祖还有其他深意不成
直到苏阳将手中茶碗一一摆放好,形成了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暴昭瞳孔猛地一缩,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些茶碗。
朱棣起初还很茫然,不过他认真观察了一番,瞬间脸色大变,惊得豁然起身。
“贤婿,这……这些是……”
“没错,每只茶碗代表一位藩王。”
苏阳淡淡地开口解释道。
“第一道线,可以看做长城防线,藩王尽皆就藩于军事要害之地,从西到东依次为肃王、庆王、晋王、代王、谷王、燕王、宁王、辽王,共计八个藩王,封地全是军事重镇。”
不等苏阳继续开口,朱棣就抢先一步道:“第二道线是黄河防线,依次是秦王、周王、鲁王、齐王,封地不是战略要害之地,就是繁华富庶的前朝古都!”
“第三道线则是长江防线,分布着楚王、湘王和楚王,封地同样关键!”
顿了顿,朱棣伸手取来一只茶碗,放在了第三道线后面。
“这里,就是金陵帝都,大明王朝的京师!”
通俗易懂的解释,使得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三道防线。
尤其是暴昭,此刻更是脸色苍白,恨不得立即写密报传回京师。
“想必老先生也看明白了吧”
“太祖高皇帝分封诸王,封地并非是胡乱册封,而是给大明留下了一条后路!”
“这三道防线藩王所在之地,全都可依仗地势天险,即便北元蛮夷大军来袭想要突破也不容易!”
“诚然,大明如今国力强盛,北元蛮夷再无南侵之力,可盛极必衰,此乃常理,过了一百年、两百年后,谁能够保证大明还能如现在这般强盛呢谁又能保证这期间北元蛮夷或者是其他异族不会崛起呢”
“若是日后大明国力衰微,而北元崛起强胜,他们想要重返大明夺回中土,大明依旧可以靠着太祖高皇帝留下的这三道防线,抵御北元蛮夷,给子孙后人留下一条后路!”
“可是现在,新帝朱允炆不计后果地强行削藩,首当其冲者更是处于第一线的边疆塞王,将太祖高皇帝留下的三道防线破坏殆尽,试问当北元杀入长城之际,何人前去阻挡”
“如今朝廷执意削藩,三道防线从内部不攻自破,即便太祖高皇帝再如何高瞻远瞩也于事无补,百年之后大明国力衰微异族趁势崛